close

接續前文的思考,這時我把注意力放在美國的雙赤字上面。大量借錢消費,然後在印鈔票還錢,完美!!咦? 怎麼感覺看起來怪怪的,對於美國人來說這真是太美妙了,但相對美國以外的其他國家似乎沒辦法有相同感受,於是我十分好奇全世界是如何能忍受這種情況。

 

先來看個有趣的循環:美國借錢向外國買東西(雙赤字) => 順差國為了避免累積過多的外匯,於是將美元拿去購買美國國債,因此壓低了美國國債利率 => 低利率誘使美國人借更多的錢來消費 =>  更多的消費刺激順差國的製造業成長。

 

真是個完美的循環,雙方皆互得其利,如果這能永遠持續下去就更加完美了。這個循環能夠解釋兩點,其一為美國異常的低利率,這問題曾經困擾著前Fed主席葛林斯潘,當年美國房價飆漲,Fed連續升息,短期利率上升,但影響房市最深的長期利率卻不升反降,以致房價一發不可收拾,結果大家都知道了。關於這部份,觀察近期的美國十年公債利率,跌破3%,為近年來最低水準,有幾種想法,一種是氾濫的貨幣沒處跑,一種是風險趨避,市場對風險性資產的胃口縮小,而將資金挪向安全的國債,都不算太好的訊號。另外還有個想法,Fed在主掌利率資金調控能力,因為全球化的因素,逐漸被削弱。其二就是亞洲新興國家累積了龐大的外匯,通膨壓力只會越來越高。

 

其實仔細思考一下,就會覺得這種情形不可能無限制持續下去,越來越多的美元自然形成種貶值的趨勢,而累積過多的外匯則會對本國貨幣形成升值的壓力,一貶一升,這樣的貿易順逆差就會逐漸消失,這也是美國頻頻要求人民幣升值的原因。

 

但對於以仰賴出口刺激經濟的大陸來說,這是一個兩難的選擇,過多偏低附加價值的產業,幾乎都具有低毛利率特性,當人民幣升值的時候,就會對這些產業造成重傷害,而大陸內需市場仍未足夠成熟,無法消化這些多餘的生產力,但不升值,通膨和熱錢會在國內四處亂竄,這也是大陸何以最後還是放棄盯住美元政策的主要原因。扣除這部份的討論,這種一升一貶特性,其實也很讓人不爽就是了,我做東西賣給你,然後因為你欠太多了,所以我自動將你欠的錢少算點.....,尤其是在大陸持有非常龐大的美國債券時候,所以改變外匯的資產配置是有其必要的。

 

美國的兩難在於,當利率降到0,而經濟還是持續衰退的情況,別無選擇的只能狂印鈔票,但這將持續削弱美元的價值和其可信賴度,遲早有一天美元將去其世界貨幣的地位,而產生大幅貶值。

 

OK! 在看完G20的新聞後間斷的思考了一下這其中的問題,而後跑出一堆東西,也有了許多新的疑惑,所以這段時間我特地留意了一下有關於講美元這方面問題的書,看了一本"美元的詭計",作者是大陸人"石贇",但感覺上有點像"貨幣戰爭"這樣的書,讀起來是頗為有趣,但討論的層面一般般。後來在逛書局時,又買了一本"金融危機全景透視",作者是"王永利",一樣是大陸人,書中主要是在討論美國金融危機,但也花了不少篇幅在說明貿易失衡的情形,他認為金融危機的本源即是貨幣失控所造成的,覺得寫的很不錯,很值得一讀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scanl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